前言盛康配资
各位老铁好,涛哥我又上线啦!
今天咱们聊聊咱们《权力的游戏》里一位很有“传奇范儿”的女性角色——布蕾妮。
布蕾妮,身材高大,面容丑陋,被戏称为“美人”。
在那兵荒马乱、阴谋四起的乱世里,布蕾妮是个极具特点的存在。
她出身贵族,却不走“淑女路线”,剑术高强,又极度忠诚善良。
似乎每一步都在挑战周围人的成见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为什么今天我想拿布蕾妮出来跟咱们的ADHD家庭与成人伙伴分享呢?
因为涛哥觉得,她身上的执着、被误解、又不断成长的历程。
展开剩余92%正好跟 叙事疗法很对味儿,能给咱们带来不少启发和治愈。
说真的,权游里面的每一个角色,我基本都能共情。
因为他们过得实在太惨了,像极了惨遭社会“毒打”的我们。
让我不得不共情,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怎么样的?
(图源网络,侵删)
一、布蕾妮的剧情简介
1.天生与世格格不入
布蕾妮是塔斯岛领主的女儿,按理说是正儿八经的贵族小姐。
可她身材高大魁梧,远比一般女士要“壮”。
加之她自幼对传统“女工”“礼仪”不太感冒,反倒是一心想学剑术、比武。
这样一来,她在上流社会的眼里显得格外“另类”。
要么被人嘲笑,称她为“怪物”或“大小姐不会淑女那一套”。
要么就把她当“怪咖”,不愿意与她深交。
这种格格不入,在布蕾妮心里埋下深深的孤独感。
她并不是没想过要融入,可每次总是碰到嘲讽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就像布蕾妮的身材与爱好跟传统“贵族千金”不一样。
ADHD孩子或成人常常也在行为或性格上跟“主流”格格不入。
比如,在课堂上坐不住,老是打断别人;
在职场中容易走神忘事,结果被同事或上司认为“不靠谱”。
2.一次纯粹的信任与忠诚
剧中,布蕾妮最初投身于蓝礼·拜拉席恩麾下。
原因很简单:当她处处受排挤、被当笑话,唯有蓝礼给过她理解,愿意给她舞台。
蓝礼还让她参加比武,并在众人面前承认她的剑术实力。
对于孤独的布蕾妮来说,这一份赏识近乎雪中送炭。
后来,蓝礼被暗杀,布蕾妮失去了精神依托,却保留了“对主君忠诚到底”的那股劲儿。
她带着这份忠诚,转而效忠北境的凯特琳·史塔克(也就是史塔克夫人),并承诺保护其女儿们。
虽然在执行这项“保镖”任务时,布蕾妮历经坎坷,但她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。
就如同蓝礼之于布蕾妮的那份“肯定”。
ADHD朋友也非常需要有人真心看到自己的优点,支持自己的长处。
可实际中,这种理解或鼓励少之又少。
很多时候我们都被批评、嘲笑或忽视,造成自我怀疑。
3.忠诚理想与现实境况的碰撞
不管是在路途中护送凯特琳·史塔克的事。
还是与后来的一系列纷争纠葛,布蕾妮总是保持“骑士之道”。
诚实、守诺、尊重无辜者盛康配资。
但她所处的是个阴谋横行、弱肉强食的世界,满地的“诡计”让她好几次陷入生死关头。
她与某些人之间的互动很经典。
有人想利用她的天真,有人轻视她觉得她啥都不懂。
也有人对她刮目相看,认为她是真正的骑士。
总之,这段剧情让我们看到一个“外表粗犷。
内心极其纯粹”的人,在各方势力夹缝里挣扎。
我狠狠的共情了,这正如纯粹的ADHD同胞们,在学校、企业、家庭里面夹缝里生存。
4.世人终于看到她的“尊严”
到后期,布蕾妮终于被正式封为骑士,这是对她毕生追求的“骑士精神”最崇高的肯定。
从被嘲笑的“怪物”,到战场上扛起守护重任。
再到最后得到认可,布蕾妮算是走完了她的一条完整的人格成长线。
她依旧保持善良、守诺,但也多了几分处世的成熟与智慧。
这正如,ADHD群体要走向自我接纳,也常常得跟周围的误解、来自家庭或职场的压力做斗争。
二、叙事疗法的核心理念
把布蕾妮的经历当成“外化故事”
说到“叙事疗法”,很多老铁也许有点陌生。
它的思路是这样的:我们往往被“单一的负面故事”所困住。
觉得自己就是“没用”“怪胎”“不合群”。
各种负面标签像紧箍咒似的,束缚我们的思维和行为。
叙事疗法会邀请你去“外化”这些问题。
也就是说,让我们把“问题”当成一个外在的东西。
而不是把它当成“我就是这样”。
然后,我们通过回顾自己的经历,去挖掘那些被忽略的闪光点和正面力量。
最终“重写”自己的生活故事,使我们能够看见更多可能性,找到新的方向。
在布蕾妮的例子里,她很长一段时间都被“你不符合主流审美”“你根本不像个贵族小姐”这些外部声音所定义。
她若是认同了这些负面评判,就会陷入深深的自卑,甚至不敢再拿剑去展示自己。
但她内心还有更强的声音——“我想做骑士,我有能力保护别人。”
这两种相互冲突的“叙事”在她生命里交织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如果她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,或完全陷入自我否定。
也许就会变成一个对世界心灰意冷的“流浪者”。
可她最终没有,她在实践中不断强化那个“我是有价值的守护者”这条线。
直到别人的理解与认可也逐渐汇集过来。
三、运用叙事疗法的四大关键环节
帮自己写“新故事”
下面,涛哥就借布蕾妮的经历,给各位ADHD家长和成人一些“叙事疗法”的小思路,帮助大家跳脱“老剧本”,写出“新故事”。
1.把那些负面标签都拆开,摆在桌面上
叙事疗法常会这样问:“那个让你不舒服的东西,若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客体,它会长啥样,叫什么名字?”
比如,你老觉得自己注意力老是飘走,老被说“你是不是脑子有洞啊?”
那么你可以把这个状况命名为“分心怪兽”或者“散神小魔头”。
然后你去观察它何时出现、它怎么影响你、你又怎么对付它。
对布蕾妮而言,那些“你不够女人味儿”“你就是个笑话”的评价,其实就像一个不断在耳边叨叨的黑影。
她要做的,是把这个黑影从自己身上剥离出来——不是“我就是个笑话”,而是“外界给我贴了‘笑话’的标签”。
这样,她就能看到,这并不是她本人真有问题,而是环境的偏见在起作用。
对ADHD的我们,也需要先认识到,“分心”“多动”这些特征,并不等于“我是废物”,而是一种客观的神经类型差异。
我们可以给它取个名字,让它在“我”和“问题”之间留出一定距离。
2.探索“例外时刻”
叙事疗法第二个关键是找“例外时刻”。
在那些别人说你“不行”的情境里,你有没有过一次做成了事?
有没有过哪怕一点点“成功”或“可取之处”?因为,这些例外时刻就是你建立新故事的基石。
布蕾妮的“例外时刻”可以是她在比武场上获胜,让蓝礼感到惊艳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也可以是她保护某些角色逃出生天,那些被救之人的感激与信任。
对ADHD的朋友,你或许也曾在某次比赛里闪耀。
或者你对一个特定领域充满激情和天赋,曾创造出可观的成绩。
把这些光亮的时刻收集起来,像收集珍珠一样。
逐渐串成一串“我其实能做到”的正向故事项链。
3.把“我是有潜力、有价值的人”写进去
有了例外时刻的素材,我们就能开始讲述一个更新、更丰富的“我是谁”的故事。
例如,“我虽然容易分心,但我在面对突发问题时往往反应很快”。
“我表面上看似笨手笨脚,可我在团队合作时却能提出很有创意的点子”。
像布蕾妮,她逐渐挖掘到“我虽然不符合大家对贵族小姐的设定。
但我可以是一个真正有骑士之心的人”,然后她不断通过行动来证明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也需要注意:新故事不是闭门造车。
而是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里不断践行、不断给予自己正面反馈。
比如,你可以每天小范围地记录。
“今天我又做成了哪些事情,跟以前比有什么进步?”
一点一滴地累积,把新故事的轮廓给刻画清晰。
4.让对你有正面认同的人帮你一起丰富故事
最后一步特别关键:叙事疗法里讲究“见证人”或“观众”的力量。
当你找到一个或几个愿意尊重你的人,他们能帮你进一步巩固、扩展这条新故事线。
这就像布蕾妮早先遇到蓝礼,后来又遇到几个逐渐认同她的盟友。
他们不再把她当“怪咖”,而是看到她的意志与良善。
对ADHD朋友来说,这个“见证人”可以是家人、朋友、老师、或心理咨询师。
关键是对方能用心倾听你的过去、看见你的努力,并对你的优点予以确认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“见证人”的存在,会让我们的新故事不仅仅停留在自我说服,也能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被印证与加强。
这样,你就更有动力去拓展新故事,更有勇气去迎接挑战。
也欢迎加入我们止动计划的正念认知训练营。
让训练营的小伙伴成为大家的“见证人”。
涛哥说
各位老铁,这就是今天涛哥想带给大家的思考。
咱们透过布蕾妮这个角色,看到一个本来不符合传统价值观、被人当成“异类”的女子。
如何在乱世里坚持着骑士理想,最终让自己的真诚与坚韧获得广泛肯定。
这其中藏着许多和ADHD家庭共通的东西。
受歧视、不自信、想证明自己却又屡屡碰壁……
可在叙事疗法的观念里,“问题”与“我”是可以分开的。
我可以去理解问题的由来,也可以选择重构一个更能体现我价值与潜能的故事。
涛哥以前失败过无数次,可能确实是个世俗意义上的“废物”。
但是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。
“我想做ADHD群体的骑士,我有能力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保护大家。”
所以,我走到了今天。
(25年2月盛康配资,拍摄于重庆)
发布于:安徽省益阳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